當汽車不需要駕駛人
人類研究「自動駕駛車輛(Driverless Car、或稱為Autopilot System)」的時間已超過30年以上,自動駕駛車輛被視為「室外輪式移動機器人」在交通領域的重要應用,近年由於電腦運算能力的快速增加以及Google等軟體,「自動駕駛車輛」有了突破性的進展,Google更準備透過開放平台讓這個夢想加速實現。我們將從安全性、可靠性、科技可行性與駕駛人的觀感來分析「自動駕駛車輛」的未來前景。你仍對《I, Robot》電影中Will Smith那部能夠自動駕駛、好讓主角把握時間休息的Audi跑車念念不忘嗎?「自動駕駛車輛」的概念令許多人著迷,但也令不少人煩惱。從技術角度來看,前述概念早已不是傳說,自從1977年日本筑波機械工程實驗室首次進行「無人駕駛車輛」研究計畫開始,汽車工程師已在此領域取得顯著突破,而各式電子零組件(包括電腦處理器及各類感測器的運算速度與成本)的突破是重要的背後推手。汽車產業研究人員相信到了2015年左右,數家汽車製造商或許能在市場上推出讓車輛在特定條件下無需駕駛人直接控制便可自動行駛的科技。
 








各式電子零組件(包括電腦處理器及各類感測器的運算速度與成本)的突破是自動駕駛技術進步的背後推手,近年來包括Google在內的軟體巨頭也踴躍參與。

汽車工程師不斷加強對安全操控車輛系統的研究,重點在於在如何將巡航控制、方向盤轉向、煞車以及用於避免碰撞的攝像頭與感測器等核心功能整合為一?能夠感知潛在道路危險、並能透過轉向、煞車及自動控制速度的車輛能顯著減輕塞車或長途駕駛給車主帶來的疲勞,還可避免由疲勞、粗心或駕駛人身體障礙所導致的車禍意外。但如果消費者不信任這種科技的可靠度、或者懷疑其真實目的是將駕駛人對車輛的控制權轉移到例如政府情報部門等機構,那麼前述樂觀的憧憬可能化為泡影。過去30年來,無人駕駛車輛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軍事用途階段、高速公路環境階段和城市環境階段。擁有最優秀電腦工程師的 Google X 實驗室推動的「自動駕駛車輛」計畫並已經取得美國專利核准。2010年由8部車組成的Google 車隊應用了複雜的感測器以及該公司的地圖資料來精確定位車輛、並設計行駛路線。Google已在真實道路上測試前述自動車輛並完成了14萬英哩道路測試,試驗過程中僅發生一起車禍、而且咎因於人為操作問題而非機器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B 韓國大盤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