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第二季,2011年開春以來一直相當暢旺的台灣汽車市場,在第二季初出現了重大變化。明顯受到日系零件缺料的影響,4月份台灣汽車市場總掛牌數僅有 26,278輛,較3月份萎縮25.9%;與2010年4月份相較,成長幅度也僅有0.7%。與2011年第一季結算、較去年同期成長58.4%的成績相較,4月份汽車市場的低迷可見一斑。
4月初適逢2日至5日的四天春假連假,監理所掛牌工作日為19日。4月份掛牌比重仍傾向21日至30日間的7個工作日,總計繳出14,687輛的掛牌成績,佔整月份的55%。然而仔細觀察可發現,4月份前20日所的掛牌數字仍較去年同期成長1.4%;時至月底結算,年增率卻僅剩0.7%,4月份最終10日的掛牌成長力道明顯減緩。
因應日系料件短缺,4月中旬開始,國產各品牌陸續實施停工或是產能調節,此舉直接影響到市場的供貨量,並間接降低經銷商業代的接單意願,推估乃4月底掛牌動能趨緩的主要原因。而日系品牌佔絕大多數的國產市場,受影響的幅度也明顯大於進口市場。此次日本震災對於日本當地汽車產業所造成的災情,已開始對台灣車市形成些許衝擊。年初各車廠所預估的樂觀目標是否會有更動,後續情形仍需持續與以關注。
1. 總市場篇 (國產+進口)
2011 年 4 月-廠牌別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Lexus |
7,657 |
65.7% |
85.5% |
29.1% |
2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 、CMC |
3,817 |
78.4% |
102.0% |
14.5% |
3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1,888 |
49.2% |
70.0% |
7.2%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1,621 |
69.2% |
71.8% |
6.2% |
5 |
福特六和 |
Ford |
1,538 |
80.8% |
110.5% |
5.9% |
6 |
寶馬 |
BMW |
1,277 |
101.0% |
204.6% |
4.9% |
總市場 |
26,278 |
74.1% |
100.7% |
|
|
4月份台灣汽車市場可明顯看出,3月中日本東北大地震的「餘震」已慢慢在台灣市場發酵。受到日本上游零件廠災後復原速度緩慢的影響,Toyota、Nissan、Honda和Mazda等日系品牌,在國產和進口市場兩端皆受到波及,尤其是部分國產品牌於4月紛傳停工或減產的消息,讓震災造成零件供應吃緊的影響,逐漸具體地浮上檯面;反應在銷售數據表現,不僅與3月份相較大幅滑落,和去年同期相比,也有15%至30%不等的衰退情形,在2011年開高走高的汽車市場中實屬罕見。 負責生產Nissan、Luxgen和Tobe品牌的裕隆汽車,利用4月4日、5日清明春假期間調整年度休假,以就工廠全年產能進行調節;4月2日至10日工廠休假期間,Nissan品牌供貨量相對下修,進口車款方面也受日本原廠產能所限,導致Nissan+Infiniti品牌掛牌數字腰斬,僅繳出1,888輛,並較去年同級減少30%,成為前幾大品牌中影響最巨的車廠。 然裕隆表示,4月2日至10日工廠休假,乃今年初便排訂之既定計畫,實為因應生產線接下來的新車投產計畫,所作出的產能與休假更動;而裕隆日產也指出,目前其所備存之零組件仍可供給至5月中無虞。目前裕隆工廠並未有進一步的停工動作,生產線仍維持週一至週五一班制的生產規劃。 匯整目前各國產車廠的產能情況,負責生產Toyota品牌的國瑞汽車,自4月25日至6月3日,週一和週五停止生產,週二至週四則維持50%的產能供給。Ford福特六和則自4月26日停工兩週,Mitsubishi中華三菱取消週六加班,恢復週一至週五正常生產。由於產能調節多自4月底方開始實施,因此掛牌量的影響也未若Nissan品牌甚巨,Ford和Mitsubishi仍較去年同期有微幅增長。 4月份整體市場最令人矚目的,當屬掛牌數排名第6的BMW。長久以來,整體市場排名便多由Toyota、Mitsubishi、Nissan、Honda、Ford等國產/進口品牌所把持。然4月份在日系品牌受震災影響下,加上BMW接續有新車船運到港,BMW品牌4月成功繳出1,277輛的掛牌數字,不僅稱霸進口市場,也一舉突襲Hyundai和Mazda等國產品牌,成功站上整體市場第6名的寶座。 |
|
2. 國產轎車篇
2011年4月-國產轎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Toyota Altis 1.8/2.0 |
2,173 |
|
2 |
 |
Toyota Yaris 1.5 |
1,142 |
|
3 |
 |
Toyota Camry 2.0/2.4/3.5 |
1,037 |
2.0 |
401 |
38.7% |
2.4 |
614 |
59.2% |
3.5 |
22 |
2.1% |
|
4 |
 |
Toyota Vios 1.5 |
886 |
|
5 |
 |
Nissan Tiida 1.6/1.8 |
669 |
1.6 |
197 |
29.4% |
1.8 |
103 |
15.4% |
1.8五門 |
369 |
55.2% |
|
6 |
 |
Mazda Mazda3 1.6/2.0/2.5 |
635 |
1.6 |
153 |
24.1% |
2.0 |
116 |
18.3% |
1.6五門 |
118 |
18.6% |
2.0五門 |
220 |
34.6% |
2.5五門 |
28 |
4.4% |
|
7 |
 |
Mitsubishi Colt Plus 1.6 |
578 |
|
8 |
 |
Ford Focus 1.8/2.0 |
533 |
1.8 |
206 |
38.6% |
2.0 |
49 |
9.2% |
1.8五門 |
108 |
20.3% |
2.0五門 |
170 |
31.9% |
|
9 |
 |
Mitsubishi Lancer 1.8/2.0 |
487 |
|
10 |
 |
Honda Fit 1.5 |
421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Ford Mondeo 2.0/2.3 |
114 |
|
|

|
Nissan Livina 1.6 |
399 |
|
|
 |
Hyundai i30 1.6 |
185 |
|
|
 |
Honda Civic 1.8/2.0 |
421 |
|
|
 |
Honda Accord 2.0/2.4/3.5 |
213 |
2.0 |
47 |
22.1% |
2.4 |
150 |
70.4% |
3.5 |
16 |
7.5% |
|
|
 |
Nissan Teana 2.0/2.5/3.5 |
340 |
2.0 |
179 |
52.6% |
2.5 |
153 |
45.0% |
3.5 |
8 |
2.4% |
|
|
原本頗有坐穩國產轎車第二名的Nissan Tiida車系,4月份因供貨量不足遜位後,久違的Toyota四雄今年首度盤踞國產轎車前4名。常勝軍Corolla Altis車系再次以2,173輛的掛牌成績雄霸冠軍王位,Yaris和Camry車系也紛紛突破千輛門檻;長青車款Vios以886輛的掛牌數字守落在第4名的位置。5月份在國瑞汽車全面下修產能下,Toyota能否強勢佔據排行榜將備受考驗。 受限於裕隆工廠產能調節,今年多次攻上1、2名的Nissan Tiida車系,4月份僅交出669輛的掛牌成績,排名也大幅跌落至第5名的位置,寫下今年新低。然而Tiida車系的成熟度與口碑漸長,加上Nissan品牌目前零件供應尚稱無虞的情況下,5月份Tiida仍有機會再向王座挑戰。 相較於3月份的強勢表現,Mazda品牌的銷售支柱Mazda3車系,儘管受惠於Nissan Livina車系掉出Top 10榜外而晉升第6名;然而掛牌數字上,則自上個月破千輛的佳績,大幅滑落至635輛的低點。據瞭解,Mazda Taiwan已就Mazda3車系的促販籌碼略微收手,希望藉此冷卻市場買氣,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行銷售,以期能撐過日本料件供應短缺的時期。未來視日方零件供應商的復甦情形,方可就產能與年度銷售目標再行調節。 Honda Accord車系4月份繳出213輛的掛牌成績,不過細看銷售組成,可發現2.0車型仍有47輛的掛牌量,即知4月份所交之Accord車款,乃參雜小改款前後之車型。小改款Accord車系4月中於店頭上市後,經過約莫半個月的新車銷售期份,實際掛出155輛新車;販售組成為2.4 VTi 52輛、2.4 VTi-S 97輛、3.0 V6 6輛。比照Honda Taiwan所訂立的2,000輛年販目標,Accord車系的銷售表現仍待持續觀察。 |
|
3. 國產休旅/商用篇
2011 年04月-國產休旅車/商用車 TOP 10 |
名 次 |
車 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
Toyota Wish 2.0 |
1,286 |
|
2 |
 |
Mitsubishi Veryca |
798 |
|
3 |
 |
Luxgen Luxgen7 SUV 2.2 |
675 |
|
4 |
 |
Mitsubishi Canter |
629 |
|
5 |
 |
Hyundai ix35 2.0 |
559 |
|
6 |
 |
Honda CR-V 2.0/2.4 |
548 |
|
7 |
 |
Mitsubishi Outlander 2.4 |
462 |
|
8 |
 |
Mitsubishi Delica |
452 |
|
9 |
 |
Ford Escape 2.3 |
369 |
|
10 |
 |
Luxgen Luxgen7 MPV 2.2 |
308 |
|
其 他 車 款 (以下車款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
Ford i-MAX 2.0 |
215 |
|
|
 |
Hyundai Santa Fe 2.2/2.7 |
279 |
|
|
 |
|
300 |
|
|
 |
Mazda Mazda5 2.0 |
289 |
|
|
 |
Nissan Grand Livina 1.8 |
191 |
|
|
對比轎車產品線的掛牌數字下滑,Toyota Wish車系則異軍突起,1,286輛的掛牌數字甚至較3月份多出4輛。此一成績不僅讓Wish車系成功守住國產休旅車/商用車排行榜首位,也是唯一突破千輛門檻的休旅車款,實力再次獲得證明。 國產SUV級距中,趁著此波日系料件短缺,得利者則屬Hyundai品牌。目前旗下主力販售車款ix35車系,4月份掛牌數字雖然自上個月的707輛下滑至559輛;不過受惠於CR-V和Outlander等競品銷售下滑更巨,ix35車系排名也悄悄昇至國產休旅車/商用車排行榜第5名,SUV級距中也僅次於Luxgen Luxgen7 SUV之後。而同品牌的Santa Fe車系,4月份也掛出279輛的成績,與ix35共同為Hyundai挹注66%的銷售量。 CR-V車系4月份掛牌數僅為548輛,除了淡季因素外,由於先前漲價議題已促使不少買家提前購車,因此本月訂車數也逐漸趨緩。再加上4月份屏東產線主要排訂2.4升車型進行生產,2.0升和2.4升的販售比例拉開至37:62左右;2.0升車型訂交車目前尚有缺車,預估5月份2.0升車型掛牌輛將可回檔。 相較於Nissan品牌的衰減幅度,同集團的Luxgen品牌在4月份表現則可稱平盤。販售主力Luxgen7 SUV 4月份掛出675輛,國產休旅車/商用車排行榜上名列第3,也在4月份國產/進口SUV級距中稱王。而品牌另一款產品Lxugen7 MPV,在市場獨佔下也以308輛的掛牌數字,再次擠進國產休旅車/商用車前10名。 在國產休旅車/商用車排行榜上,中華Mitsubishi的商用車軍團仍搶盡鋒頭。中華Veryca以798輛的成績再次上攻第2名,Mitsubishi Canter和Delica得利卡車系也分別以629輛和452輛的數字,搶佔第4名和第8名的位置。總計商用車共為Mitsubishi+CMC 品牌帶來1,879輛的掛牌實績。 |
|
4. 總市場篇 (進口)
2011 年 4 月-廠牌別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去年比 |
市占率 |
1 |
BMW |
1,277 |
101.0% |
204.6% |
17.2% |
2 |
Mercedes-Benz |
1,180 |
102.6% |
125.1% |
15.9% |
3 |
Volkswagen |
947 |
101.5% |
102.6% |
12.8% |
4 |
Toyota |
486 |
27.5% |
40.6% |
6.6% |
5 |
Lexus |
457 |
58.4% |
96.0% |
6.2% |
6 |
Suzuki
|
359 |
59.6% |
141.9% |
4.8% |
總市場 |
7,411 |
78.7% |
111.7% |
|
|
進口市場在4月份可謂大翻盤。受到日本原廠供貨量不足的影響,進口市場中日系品牌與德系品牌呈現壁壘分明的情況:BMW、Mercedes-Benz和Volkswagen皆較3月份有微幅成長,而Toyota、Lexus和Suzuki等品牌則有大幅度的萎縮,可見此次日本震災對於日製整車進口有著相當顯著的衝擊。 接連的新車到港與訂單消化,加上奢侈稅三讀通過的潛在因素,讓BMW品牌在3、4月份皆繳出穩定成長的掛牌佳績。1,277輛的掛牌數字較3月微幅成長1%,而與去年同期相比,BMW再次繳出超過100%的巨量成長。隨著Toyota和Lexus的明顯衰退,BMW 4月份成功進佔進口市場王座,並擠入整體市場第6名的位置。 4月份Mercedes-Benz同樣以2.6%的微幅成長,掛出1,180輛的成績,跟隨BMW的腳步攀升至第2名。C-Class、E-Class和S-Class等主力販售車款,皆帶給同級競品莫大的壓力,並為品牌帶來83%的銷售量。然而在休旅產品線不及BMW綿密下,Mercedes-Benz品牌只能以近百輛的差距屈居第2名。 在原廠供貨不及的情形下,Toyota和Lexus品牌4月份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過往每每勇破千輛、輕鬆拿下SUV級距冠軍的Toyota RAV4車系,4月份掛牌量陡落至357輛,也註定Toyota品牌將進口冠軍的頭銜拱手讓人。而好不容易有新作CT 200h帶來銷售話題的Lexus品牌,儘管接單成績優異,但4月份CT 200h也僅僅掛出20輛,對照3月份236輛的大筆訂單消化,也無怪乎Lexus 4月份坐困愁城、有志難伸的情形。 |
|
5. 進口車篇
奢侈稅三讀通過,儘管現階段還未對市場造成即刻的衝擊,然而就BMW和Mercedes-Benz旗艦車款的銷售數字上仍可看出端倪。4月份Mercedes-Benz S-Class繳出317輛的掛牌成績,BMW 7系列亦有206輛的掛牌數字,雙雙刷新兩車款今年度的單月銷售紀錄。為因應未來買家在奢侈稅實施前的買氣湧現,車商也已向原廠爭取新車配額,希冀能夠滿足提前浮出水面的旗艦車款買家。 3月底在台發表上市後,新一代BMW X3車系4月份繳出首張成績單,67輛的掛牌數字頗符合汎德所預訂的販售目標。而4月份到港的BMW車款中,X1車系也掛出107輛的天量;加上X5車系87輛、X6車系34輛,BMW X家族休旅車系共締造295輛的掛牌實績,成為4月份BMW攻頂的重要基石。 進口豪華品牌中的另一個亮點,則屬德國性能品牌Porsche。4月份新車大量到港,讓Porsche品牌共掛出207輛各式車款,一解準車主長期等車之苦。其中,主力販售車款非新一代Cayenne車系莫屬,122輛掛牌新車中,以Cayenne 3.6和Cayenne Diesel為大宗;而Panamera車系4月份亦繳出51輛新車掛牌。雖然4月份有大量新車交付,然而Porsche總代理永業表示,肇因Cayenne車系全球供不應求,目前下訂Cayenne車系,依車型不同等車期仍要半年至1年之久。 對比以往動輒千輛的風光情形,Toyota RAV4車系4月份僅繳出357輛的新車掛牌,也道盡日本汽車產業受此次震災影響之巨。不單只是RAV4車系,過往銷售成績穩定的Previa車系,4月份掛牌數字也下滑至45輛的新低,無力為Toyota品牌帶來銷量挹注。 確實扮演品牌內的角色定位,Golf車系一直是Volkswagen品牌穩定的銷量來源。4月份Golf車系共掛出495輛新車,趁著Toyota RAV4車系的供需失衡,Golf車系成為4月份進口車市場的銷售冠軍車款;加上Tiguan車系的175輛、Passat車系的93輛,一同將Volkswagen品牌撐上進口排行第3名的位置。未來待日前發表的Touran車系銷售步上軌道,Volkswagen品牌在進口市場的市佔率也可望再上攀。 2個月沒有掛牌消息的Fiesta車系,隨著近期11年式新車到港,Fiesta車系也重新博得在銷售報告中的能見度。未受限於福特六和生產線停工的問題,進口身份導入的Fiesta車系,每每在新車到港後,均可繳出百餘輛的掛牌成績,銷售表現和口碑可算是穩健成長,成為進口小車市場中的前段班學生。 近期密集的廣宣曝光,讓來自捷克的Škoda知名度愈見提升。儘管目前品牌的銷售量尚未有大幅成長,然而總代理太古利奔所主推的Yeti車系,每月皆能以60至80輛不等的水平販售掛牌。而在小型掀背Fabia車系加入販售後,4月份也貢獻35輛的掛牌實績,Yeti與Fabia兩大販售組合已儼然成型。 |
|
結論
2011 年 4 月-進口豪華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Mercedes-Benz E-Class |
422 |
1 |
Lexus RX |
140 |
2 |
BMW 5-Series |
385 |
2 |
Porsche Cayenne |
122 |
3 |
Mercedes-Benz S-Class |
317 |
3 |
BMW X1 |
107 |
4 |
Mercedes-Benz C-Class |
240 |
4 |
Volvo XC 60 |
90 |
5 |
BMW 7-Series |
206 |
5 |
BMW X5 |
87 |
|
|
|
|
|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BMW 1-Series |
65 |
|
Audi Q5 |
62 |
|
BMW 3-Series |
168 |
|
BMW X3 |
67 |
|
Lexus ES |
158 |
|
BMW X6 |
34 |
|
Lexus IS |
58 |
|
Infiniti FX |
30 |
|
Lexus LS |
57 |
|
Mercedes-Benz M-Class |
75 |
|
Porsche Panamera |
51 |
|
Mercedes-Benz GLK-Class |
32 |
|
Saab 9-3
|
52 |
|
Volvo V50 |
24 |
|
Volvo S60 |
79 |
|
Volvo XC 90 |
26 |
2011 年 4 月-進口一般品牌 |
名 次 |
轎 車 車 款 |
銷量 |
|
名 次 |
休 旅 車 款 |
銷量 |
1 |
Volkswagen Golf |
495 |
1 |
Toyota RAV4 |
357 |
2 |
Ford Fiesta |
123 |
2 |
Volkswagen Tiguan |
175 |
3 |
Suzuki Swift |
107 |
3 |
Nissan Rogue |
109 |
4 |
Volkswagen Passat |
93 |
4 |
Toyota Previa |
45 |
5 |
Suzuki SX4 |
83 |
5 |
Toyota Sienna |
41 |
|
|
|
|
|
|
其 他 轎 車 |
其 他 休 旅 車 |
|
Hyundai i10 |
50 |
|
Daihatsu Terious |
33 |
|
Mazda Mazda2 |
74 |
|
Mazda CX-7 |
29 |
|
Mazda Mazda6 |
33 |
|
Mazda CX-9 |
22 |
|
Suzuki Alto |
33 |
|
Suzuki Grand Vitara |
15 |
|
Škoda Fabia |
35 |
|
Subaru Forester |
41 |
|
Škoda Yeti |
62 |
|
Toyota Alphard |
26 |
|
2011 年 4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和泰豐田 |
Toyota、Lexus |
43,055 |
140.8% |
32.5% |
|
2 |
中華三菱 |
Mitsubishi |
19,093 |
137.0% |
14.4% |
23,962 |
3 |
裕隆日產 |
Nissan、Infiniti |
15,520 |
132.9% |
11.7% |
27,535 |
4 |
台灣本田 |
Honda |
8,055 |
103.3% |
6.1% |
35,000 |
5 |
福特六和
|
Ford |
7,465 |
138.7% |
5.6% |
35,590 |
6 |
納智捷 |
Luxgen |
6,118 |
283.4% |
4.6% |
36,937 |
總市場 |
132,469 |
142.2% |
|
|
2011 年 4 月-累計銷售量排行 (進口) |
名 次 |
品 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Toyota |
5,771 |
124.7% |
17.9% |
|
2 |
Mercedes-Benz |
4,110 |
161.2% |
12.7% |
1,661 |
3 |
BMW |
3,856 |
186.7% |
11.9% |
1,915 |
4 |
Volkswagen |
3,321 |
127.4% |
10.3% |
2,450 |
5 |
Lexus |
3,278 |
157.7% |
10.1% |
2,493 |
6 |
Suzuki |
1,590 |
173.0% |
4.9% |
4,181 |
總市場 |
32,314 |
148.4% |
|
|
|
4月份整體市場的萎縮,讓2011年台灣汽車市場開春以來的大步邁進之勢稍稍停緩。累計今年1到4月,汽車市場的總量達到132,469輛,較去年同期成長42.2%。與先前第一季結算58.4%的年增率,又下滑了16.2%。事實上,今年開春以來車市儘管十分暢旺,每個月結算皆較去年同期成長,然而成長幅度卻可觀察出逐漸趨緩的走勢;加上此次日本震災對台灣市場的影響似有加深之勢,台灣車市能否延續成長力道,值得關注。 日系車廠在日本震災後所面臨的零件短缺危機,除了使車主交車期拉長外,相對也對消費者的購車籌碼造成影響。在手頭車源不足的情況下,經銷體系多半會就促販籌碼進行減碼;目前除了Nissan品牌4月份續辦夏季銷售競賽外,其餘國產車廠對銷售競賽也多採消極、觀望態度,此也將影響消費者此時進場購車的意願。 就全年銷售節奏來看,今年首波銷售旺季落在國曆2月初的農曆新年假期前,之後的2、3與4月份,本屬於傳統新車銷售淡季,銷售表現較為平淡原屬常態。但今年在環境條件卻迥然不同以往,尤其是3月突發的日震事故,不僅直接衝擊日本汽車產業,也對以日系車為主流的台灣汽車製造業,投下難以預料的變數。在經歷前幾年不景氣的減產低迷,如何在市場轉趨樂觀與增產恢復產能時,再遭遇零件供應因震災中斷或緊縮的罕見挑戰,不僅考驗各車廠甚至技術母廠解決突發事故的應變能力,新車產能供應的完整恢復,也將決定各車廠在即將到來的年中銷售旺季,能否在產銷整體全力衝刺,好趁勢擴大銷售規模並超越供貨不穩的競爭對手,進而達成年度銷售目標的關鍵因素。 雖然立法院已三讀通過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 (俗稱奢侈稅法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