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立院三讀通過、大眾議論紛紛的奢侈稅 ─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已於6月1日正式起跑,舉凡房屋的轉手,高價的汽車、船舶與飛行器,乃至於精品級傢俱,由合法稀有原料製造如玳瑁、海龜、珊瑚、毛皮等製成品,甚至是如高爾夫球入會費等勞務項目,皆以不同模式應對的法條另外再行課稅。



◎ TEXT / 鄭捷



其中與咱們關係最為密切的汽車相關部分,依照《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課徵定義為:「小客車:包括駕駛人座位在內,座位在九座以下之載人汽車且每輛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達新臺幣三百萬元者。」亦即,目前僅有國產與進口小客車是為奢侈稅課徵目標,至於大客車、貨車等營業工具則不在此限。



如M.Benz S-Class這般大型豪華房車將是奢侈稅最主要的課徵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法條中所謂的「銷售價格」乃針對國產小客車而來,亦即終端販售價超過300萬元以上的國產小客車才會被課以奢侈稅,然而放眼目前國產車款,最高等級產品要價不過百來萬元,因此至少截至目前為止,《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並不會對國產車廠或準消費者造成任何影響。


至於這項新條例原本便鎖定的目標對象 ─ 高價進口車,其實追根究底真正的影響也不算太過嚴重,因為對於進口車來說,300萬元的門檻是針對「完稅價格」而訂而非終端銷售價格,也就是說,一輛進口車並不是買價超過300萬元就會被課稅,而是需進口價(包括離岸價格、保險與運費等)加上到港的進口稅(即一般俗稱的關稅)、貨物稅與營業稅後的加總價格超過門檻,方才予以另徵10%的《特種貨物與勞務稅》,而後再加上車商利潤,才成為消費者最後看到的價格。



如5 Series這般雙B主力房車,基本上多半不在奢侈稅的打擊範圍之內!


於是乎,並非目前規格表裡所有超過三百萬元車款都將被課以奢侈稅,而是粗估現在約略介於350~450萬元價格帶間的高級車,才是被再行加稅的標的,如此一來,對於佔高級車銷售市場相對大宗者如M.Benz E-Class/ML-Class、BMW 5 Series/X5等中型房車/LSUV幾乎完全沒有影響(當然,須扣掉像是E63 AMG/ML63 AMG、M5/X5M這類的頂級性能車型),真正直接波及的,扣除掉數量不大的超級跑車/房車外,可能僅剩如S-Class、7 Series、A8等一般人較不會考慮購買的大型豪華房車而已。


再加上,若是手上有販售價位鄰近被《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額外課徵稅額車款的車商,也可能透過更改進口配備內容達成壓低完稅價格的目的,至於其他非得被課奢侈稅不可的超高價車款,其買家亦相對較不在意多增加出來的購車成本,所以,至少就汽車商品而言,《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的影響其實並不若外界原本所解讀的如此深遠。




至於像是E63 AMG、X6M這類勁車,甚至如同牛馬、RR之流的千萬名駒,毫無殘念在奢侈稅開徵後絕對得被迫漲價了。


至於不少與筆者一樣懷抱著〝存錢買輛好車〞夢想的中產車迷們,別再信心動搖下去了,大家依舊繼續存錢朝自己的夢中情車目標前進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B 韓國大盤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